今年6月,是第24个全国“安全生产月”。
主题是:“人人讲安全,个个会应急——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”。
叉车,作为厂区里常见的高风险设备之一,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大祸。
隐患在哪?危险藏在哪?
通过对典型作业场景的深入分析我们总结出68项叉车安全隐患清单,作为一线巡检、培训及整改的重要依据。
一、作业操作不当类(操作规范)
1. 上车启动不鸣笛、不看后视镜
隐患:驾驶员上车即走,未察觉后方或侧面有其他人员或车辆经过。
可能后果:碾压同事、撞击车辆或物料,轻则伤人,重则致命。
正确做法:上车前检查后视镜,启动前务必鸣笛示警。
2. 作业通道视线被遮挡,盲开硬闯
隐患:通道堆放物品遮挡视野,司机未下车确认,继续强行通行。
可能后果:撞坏货架、损坏货物,甚至误撞行人。
正确做法:遇盲区应停车,人工引导或下车确认再通行。
3. 在高差明显的斜坡空车下坡
隐患:空车直接前行下坡,未考虑车辆重心变化及制动距离。
可能后果:车辆失控溜车,撞击设备或人员。
正确做法:斜坡空车应倒退下坡、货物在上侧,确保稳定可控。
4. 作业时载人代步或“顺路捎人”
隐患:有人站在货叉上或坐在驾驶位以外区域,作为“搭车”手段。
可能后果:跌落、挤压、碾压,甚至被货物砸中致伤致残。
正确做法:叉车禁止搭载任何非操作人员。
5. 操作货叉时水平前伸、不后倾
隐患:货叉始终保持水平甚至略向前,载物未靠紧护架。
可能后果:货物晃动、掉落,尤其在转弯或急停时风险极高。
正确做法:运输时货叉应略微后倾,使货物贴紧护架,重心稳定。
6. 装载超高物品阻挡视线仍强行前行
隐患:货物超高挡住驾驶员前方视野,司机仍以前进方式行驶。
可能后果:撞上人、物、设备,甚至发生碾压事故。
正确做法:遇前方视线被阻,应改为倒车行驶或人工指挥辅助。
7. 叉车停放不拉手刹、不断电
隐患:司机临时下车未拉手刹或未关闭电源。
可能后果:车辆溜动撞人或设备,被他人误操作导致事故。
正确做法:停车后拉紧手刹、拔出钥匙或关闭电源,防止滑行或他人误动。
8. 未经检测就搬运未知重量的货物
隐患:货物无标识、未知质量,司机盲目叉起作业。
可能后果:前倾失稳、叉车翘头、门架受损。
正确做法:如对货重不明,应试探性抬离地面,确认车辆可承重再作业。
9. 作业时转弯不鸣笛、不减速
隐患:叉车在交叉口或转弯点未提前减速、鸣笛。
可能后果:与其他车辆或行人碰撞,责任重大。
正确做法:转弯前提前减速并鸣笛,遇盲区务必确认安全。
10. 在地面不平整区域高速行驶
隐患:驾驶员在坑洼、湿滑或带有杂物的地面上高速行驶。
可能后果:车辆失稳、侧翻、货物掉落砸人。
正确做法:不平整地面应低速慢行,保持车身稳定。
隐患:司机在狭小区域内单独倒车,盲区大,缺乏协助。
可能后果:撞墙、撞柱、撞人,造成伤亡或设备损坏。
正确做法:有限空间内倒车应有专人指挥或加装后视雷达/摄像头。
隐患:叉车在湿滑路面仍按平常速度行驶,忽视刹车距离变化。
可能后果:刹不住车,滑行撞击,货物甩出或侧翻。
正确做法:雨天或湿地面需大幅降速,避免急转急停。
隐患:司机连续作业时间长,注意力不集中,或边操作边看手机。
可能后果:反应迟缓、误操作、撞人撞物。
正确做法:合理安排休息,禁止操作时分心做其他事。
隐患: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操作门架升降,尤其是高举重载,易造成车辆重心不稳。
可能后果:车辆倾翻、货物掉落、伤人毁物事故。
正确做法:行驶过程中应避免举升操作,需举升货物应在车辆停止状态下完成。
隐患:不按限速行驶,特别是进入转弯、出入口或狭窄区域时,惯性大、制动距离长。
可能后果:撞人撞车、货物侧翻,造成严重后果。
正确做法:在不同区域严格执行限速规定,如厂区限速5km/h,转弯减速至3km/h。
隐患:频繁急刹猛加速易使货物滑落,叉车稳定性下降,加剧设备磨损。
可能后果:货物飞出、叉车失稳、驾驶员控制失误或撞人。
正确做法:平稳操作加速与制动,避免突然性动作。
隐患:驶入低矮门洞、平台下方、吊物下方,未留意举升高度与车体高度。
可能后果:撞到顶部结构或电缆/管道,发生货物掉落或设备受损。
正确做法:提前检查作业路径和障碍物高度,举升时确保环境空旷。
隐患:司机在车辆未完全停稳情况下跳车或下车,重心不稳极易摔倒或误踩踏点。
可能后果:人员跌倒扭伤或车辆意外移动伤人。
正确做法:只有当叉车完全停稳、拉手刹、断电后,司机方可上下车。
文章来源:叉车安全与管理 不代表本平台观点,仅供参考。感恩原创作者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若侵权,烦请平台留言删除。
上海新力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
联系人:许经理
手 机:18101646214
电 话:021-58182010
传 真:021-68014262
地 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工业园区大川公路247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