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6月,是第24个全国“安全生产月”。
主题是:“人人讲安全,个个会应急——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”。
叉车,作为厂区里常见的高风险设备之一,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大祸。
隐患在哪?危险藏在哪?
通过对典型作业场景的深入分析我们总结出68项叉车安全隐患清单,作为一线巡检、培训及整改的重要依据。
三、日常检查与维护疏忽类
31. 忽视每天开工前的检查
隐患:灯不亮、喇叭不响、轮胎漏气、仪表异常等状况被忽略。
可能后果:故障作业引发事故,追责时无从辩解。
正确做法:每天开工前检查制动、灯光、喇叭、液压、轮胎、油电等系统。
32. 高温天气不检查轮胎和液压系统
隐患:高温环境下轮胎气压过高、液压油膨胀,未做专项检查。
可能后果:轮胎爆胎、系统失灵,导致转向、制动异常甚至侧翻。
正确做法:夏季作业前应检查轮胎温度和压力、液压系统是否泄漏。
33. 叉车“老化”带病运行
隐患:使用年限长、保养不到位的老旧叉车仍在高强度使用。
可能后果:制动、转向、起升等关键系统突然失效,引发事故。
正确做法:定期检测老旧车辆,超年限设备应淘汰或大修。
隐患:更换锂电池或铅酸电池时未断电、带电插拔,甚至非专人操作。
可能后果:电击、起火、爆炸等严重伤害。
正确做法: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,断电、佩戴防护装备操作。
隐患:夜班时叉车照明设备不全或灯光昏暗,视线范围受限。
可能后果:操作误判,撞人、撞货架,作业区域安全失控。
正确做法:夜间作业必须确保照明系统完好,如大灯故障应立即停用并维修。
隐患:叉车正在维修,未采取断电或挂“维修中”标志,他人误启动。
可能后果:维修人员夹伤、误启动造成设备或人员严重事故。
正确做法:维修前断电并挂明显标识牌,严禁无关人员操作。
隐患:作业结束后未清理叉车油污、异物、泄漏残液,亦未检查磨损件状态。
可能后果:残留液压油引发打滑、异物卡滞关键部件、故障积压致次日设备失灵。
正确做法:每次作业结束后需进行停机巡检与外部清洁,尤其检查地面是否有异常泄漏。
隐患:更换轮胎、刹车片、灯光、电瓶后,未进行试运行或功能验证即投入使用。
可能后果:因安装不当或部件质量问题导致再次故障,甚至失控或失效。
正确做法:所有更换件或维修操作完成后,必须由合格人员进行功能确认测试。
隐患:每日点检表未真实填写或根本未记录,实际问题未被发现。
可能后果:维保缺失、事故难以追责,现场安全隐患长期存在。
正确做法:建立点检留痕制度(纸质或电子记录),对点检缺失追责、定期审查。
隐患:设备超过保养周期未进厂维护,油品更换周期被忽略。
可能后果:液压系统堵塞、电机磨损、制动器衰退等慢性故障频发。
正确做法:根据厂商维保周期建立系统提醒,纳入月度或季度维保计划执行。
隐患:未授权人员擅自更换液压油、电瓶、胎压调整或私自焊接部件。
可能后果:结构不牢、电气短路、维保不到位导致更大损伤或事故。
正确做法:建立“维修权限表”,明确哪些人可操作哪些系统,所有维保操作需登记。
文章来源:叉车安全与管理 不代表本平台观点,仅供参考。感恩原创作者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若侵权,烦请平台留言删除。
上海新力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
联系人:许经理
手 机:18101646214
电 话:021-58182010
传 真:021-68014262
地 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工业园区大川公路2471号